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指定文言篇章串講:師說(4)


【文體介紹】


「說」是議論文的一種。「說」這類文體重在說明和闡釋道理,較一般議論文的寫法靈活,例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是採用了借事說理的寫法,先述唐代一位捕蛇者的悲慘遭遇,再道出「苛政猛於虎」的道理。周敦頤的《愛蓮說》則兼具說明、議論、抒情的成份,文章既說明了蓮花的特徵,亦闡明了君子之道,中間亦有批評世人貪圖富貴而不重道德的感慨。韓愈的《師說》則較嚴肅地闡明從師學習之道,並對當時「恥於相師」的歪風加以批評。

【主旨】
本文是韓愈贈予李蟠的一篇論說文,闡明了老師的職責和從師學習的原則;並進而批評了當時士大夫「恥於相師」的風氣。

【文章分析】
內容分析
第一段以「古之學者必有師」為首句,開宗明義指出自古以來求學問道的人都會從師學習,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然後進一步指出教師的職責為傳道、授業、解惑。並以人天生出來會面對很多困惑,如果沒有老師的話,困惑始終不能解開,證明老師是不可缺少的。「必有師」是全文的中心論點,全文環繞這觀點而發揮。
第二段強調從師學習不論貴賤、不論長少,只要某人懂得的道理比我早,便可以成為我的師。從「道之所存」方面,證明「必有師」(「師之所存」)這個中心論點。
第三段指出古代聖人(博通事理的人)才智遠超常人,尚且從師問學;現代人才智遠不及古代聖人,卻恥於求學,發展下去是博通事理的人更加博通事理,愚昧的人更加愚昧。通過對比的手法,帶出從師問學風氣(「師道」)衰落的原因,從而讓人認清求學一定要從師的道理。
第四段批評當時的士大夫,指他們會為自己的兒子選擇老師學習句讀,可是自身卻恥於從師,以見這些士大夫的荒謬。作者直指士大夫「小學而大遺」,他們把從師學習的重點遺漏,實在非常不智。士大夫荒謬的行為,從反面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第五段以巫醫、樂師、百工和士大夫作對比,指出低下階層的人反而樂於從師學習,反而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卻視從師學習為羞恥之事。對比之下,進一步從反面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第六段舉孔子師法郯子、萇弘等人為例,說明連聖人也虛心求教,學無常師。最後以「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作結,既呼應了第二段不分地位年齡,只要有道理存在的地方,自然就有老師的存在,亦深化了文章開首「必有師」的中心思想。
第七段既勉勵學生李蟠,亦點出寫作《師說》的原因。作者讚賞李蟠「不拘於時」、「能行古道」,既勉勵了李蟠,亦點出他能效法古人尊重老師的可貴,回應了文章開首「古之學者必有師」的觀點。文章寫至此,那些拘於時,不行古道的人讀到,定會感到汗顏,這樣的收結實在十分高明。
技巧分析
        《師說》的寫作技巧和修辭技巧方面各具特色,略說如下:
1. 開門見山,點明主題:「古之學者必有師」為文章首句,開門見山指出從古以來,學習的人都要跟隨老師,在老師的幫助下才能解開困惑,以見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從師學習」是主文的中心思想所在,下文就這中心論點,從不同角度反復論證。
2. 緊扣文題,佈局巧妙:文章以「師」為題,幾乎無一處不緊扣「師」的重要性而發揮。文章開宗明義指出從師的必要性,再指出老師的職責是「傳道、受業、解惑」,因此只要有道理存在的地方,就需要有老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接着慨嘆「師道不傳」,連用三個對比手法(詳見下文),從反面批評當時的人「恥於相師」,以見這些人不明學習「必有師」的道理。作者復以孔子為例,指出聖人無常師,跟隨老師學習只不過是領會道理先後和學問技藝是否有專門研究的分別──「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政」。最後作者點明寫作《師說》的原因,「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李蟠跟從韓愈學習,即是以韓愈為師,他不受當世風氣的影響,即暗示他和當時的人「恥於相師」不同,「能行古道」即是說李蟠和古人一樣,知道從師學習的可貴,可見文章到了最後一部分,仍處處緊扣「師」字發揮。綜觀全文幾乎處處緊扣「師」字,和文題「師說」相互呼應,當中我們可窺見韓愈筆法嚴密之處。
3. 多用排偶,氣勢磅礡:文章運用了大量排偶句,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等,運用排偶句除令文章句式整齊外,更可增強文章的氣勢,予人讀來一氣呵成的感覺。
4. 恰當舉例,說服力強:文章運用不同的例子加強說服力,如第六段用孔子向不同人學習的事例,說明「聖人無常師」的觀點。另外作者亦多次運用語例,如第六段引用《論語》「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加強說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道理。另外大家可留意,作者除了在以上的地方明確引用《論語》外,還在多處地方暗地引用《論語》,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本自《論語》「生而知之者,上也」;「聖人無常師」本自《論語》中子貢所說的「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暗引語例,除了可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外,亦可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5. 對比論證,引人反思:文章的第三至五段均採用了對比論證的手法,下文逐一說明其效果。
Ø   以古代聖人和現代的普通人作對比。古代聖人博通事理,他們才智過人,尚且求教於老師;現代的普通人才智不及古代聖人,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結果是「聖益聖,愚益愚」;比較之下,可見聖和愚的分別就在從師學習,從而更凸顯從師學習的重要。
Ø   以士大夫為孩子擇師學句讀和自身恥於相師作對比。當時的士大夫覺得從師學習是羞恥的事,但另一方面,他們卻為自己的孩子聘請老師學習句讀。比對之下,可見士大夫行為的矛盾和愚昧。
Ø   以巫醫等人和士大夫作對比。巫醫、樂師等人社會地位低下,但他們「不恥相師」,相反士大夫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一提到請教老師便恥笑別人。比較之下,見到士大夫的淺薄,連社會地位低下的一群人也不如
6. 錯綜句法,蘊味無窮:除上文所述的排偶句外,《師說》尚有很多奇特富於變化的句子值得和大家分享。開首「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以頂真的句式入文,首句和第二句緊扣「師」字,讓讀者加更了解到師的重要性。最末一段寫李蟠「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再次運用頂真的句式,凸顯了「余」的重要性,讀者細看之下,當了解到李蟠受學於作者,亦明白到李蟠篤行古道就是因為作者之故。除此之外,第四段結尾中「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這幾句的句式應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韓愈故意把句式倒置。這樣的句式令文章更曲折變化,增加文章的趣味性。總括而言,《師說》一文的句子錯綜變化,蘊味無窮,值得讀者細心體味。
7. 多變的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

句子
備註
對偶
j


k


l
m

n
o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對比
j






k






l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
此句句式上是對偶,意思是對比,指有些人不論年紀大小,只要認識儒家之道便要跟他學習。
此句句式是對偶,意思則是對比,當中比較了古代聖人和現今普通人從師學習態度的分別。
對比聖人和愚人有所差別的原因。
反問
j
k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頂真
j

k
l
古之學者必有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孰能無而不從師。
不拘於時,學於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引用
j




k



l




m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聖人無常師。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暗地引用《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
暗地引用《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暗地引用《論語‧子張》中子貢的話:「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截取自《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文字略有改動。



(《師說》系列完)

文:廖sir、二喬工作室(中文教育)編輯部

請到二喬工作室面書讚好此文:


瀏覽二喬新設網頁,可獲取更多語文資訊:

二喬工作室,提供不同類型文字,助你增廣見識,擴闊眼界:
二喬通識閱讀http://2kiu-ls.blogspot.hk/
浪蕩天涯 尋覓桃源(旅遊消閒文字)http://2kiu-workshop-travel.blogspot.

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指定文言篇章串講:師說(3)



【課文】
師說

古之學者1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2、受業3、解惑4也。人非生而知之者5,孰6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7也,固8先乎吾,吾從9而師之10;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11道也,夫庸知12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13,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14!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15也遠矣,猶且16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17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18;是故聖益聖,愚益愚19,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20
  愛21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22也則恥師焉,惑23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24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25,或不焉26,小學而大遺27,吾未見其明28也。
  巫醫29、樂師,百工30之人,不恥相師31;士大夫32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33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34也,道35相似也。位卑則足羞36,官盛則近諛37。」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38,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9,其可怪也歟40
聖人無常師41,孔子師郯子42、萇弘43、師襄44、老聃45。郯子之徒,其賢46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4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48於弟子;聞道49有先後,術業有專攻50,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51,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52,皆通習53之;不拘於時54,學於余,余嘉55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56之。

據馬通伯《韓昌黎文集校注》卷一


【注釋】
1. 學者:求學的人。與今日指學識淵博或有專精學問的用法不同。
2. 傳道:傳授儒家的聖賢之道。道,指儒家的道理。
3. 受業:講授專業知識。受,同「授」,傳授學術知識。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
4.  解惑:解答疑難。惑,疑難。
5.  人非生而知之者:意指人並非與生俱來便了解知識。語本《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孔子認為有一類天資過人,一出生便了解知識,但另有一些人是要通過學習才能了解知識。韓愈在這裏指出沒有「生而知之」這類人,一定要通過學習才能獲取知識。
6.  孰:誰。
7.  聞道:意指認識儒家的聖人之道。語本《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聞,聽見,引伸為懂得。道,指儒家的聖人之道。
8.  固:本來,當然。
9.  從:跟隨。
10. 師之:以他為師
11. 師:效法、學習。
12. 庸知:豈知、怎知。庸,豈。
13. 無貴無賤:不論尊貴或低下。無,不論,和《出師表》的「事無大小」中的「無」用法一樣。貴,尊貴。賤,低下。
14.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學習的風尚已經失傳了一段日子。師道:從師學習的風尚。久,一段長時間。
15. 出人:超越他人。
16. 猶且:尚且。
17. 下:低於,作動詞用。
18. 恥學於師:以跟隨老師為恥。恥,作動詞用,指以作某某事為恥。
19. 聖益聖,愚益愚:博通事理的人更加博通事理,愚昧的人更加愚昧。聖,可指德行高尚或博通事理,這裏宜解作博通事理。益,更加。
20. 其皆出於此乎:大概都是由於這個原因吧?其,大概。出,由於。
21. 愛:疼愛。
22. 身:自身。
23. 惑:奇怪。
24.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教他們讀書和學習句子。授,教授。習,學習。句讀,也叫句逗。古代稱文辭意盡處為句,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逗);句為圈,逗為點。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逗的教學。讀,讀作逗。
25. 或師焉:有的人向老師請教。或,有的人。焉,句末助詞,無義,粤音言。
26. 或不焉:意指有疑難不明白,卻不句老師請教。注意這幾句的句式應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韓愈故意把句式倒置。
27. 小學而大遺:小的地方懂得學習而遺漏了大的地方。
28. 明:明智。
29. 巫醫:古代用祝禱、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藥物醫治疾病為業的人,連稱為巫醫。古人視巫醫為低下職業。
30. 百工:泛指從事工藝的人。
31. 不恥相師:不認為互相學習拜師學藝是羞恥的事。
32. 士大夫:讀書為官的人。
33. 笑:取笑。
34. 彼與彼年相若:他們的年齡差不多。彼,他們,前一個彼指老師,後一個指學生。年,年齡。相若,差不多。
35. 道:這裏指學問修養。
36. 位卑則足羞: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卑,地位低下。足,非常。
37. 官盛則近諛: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則近於阿諛奉承。阿諛:討好上意,苟合奉迎。諛,粤音余。
38. 君子不齒:地位高的人不屑和他們一起。君子,古代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這裏用前一種意思,意指士大夫。不齒:不屑與之同列,表示鄙視。齒,原指年齡,也引伸為排列。幼馬每年生一齒,故以齒計馬歲數,也用來借指人的年齡。
39.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現在他們的見識反而不如巫醫等人。智,見識。乃,竟。
40. 歟:感歎詞,用法和白話的「啊」字相若。歟,粤音如。
41. 聖人無常師:意指聖人甚麼東西都學習,所以沒有固定的老師。語本《論語‧子張》:「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貢說孔子沒有甚麼地方不學,所以沒有固定的老師!
42. 郯子:春秋時代郯國君主,據說孔子曾向他請教古代少昊氏以鳥名官的事。郯,粤音譚。
43. 萇弘:周敬王大夫,精通音樂,據說孔子曾向他請教古樂之道。萇,粤音長。
44. 師襄:魯國樂官,孔子跟他學習瑟及琴。
45. 老聃:李耳,即老子,據說孔子向他問禮。聃,粤音擔。
46. 賢:才智。
47. 三人行句:這句截取自《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大意是三個人一起,一定有可供自己效法學習的地方。
48. 賢:勝過,和上文的賢意思不同。
49. 聞道:領會道理。
50. 術業有專攻:學業有專門研究。術業,學業。專攻,專門研究。
51. 李氏子蟠:李蟠,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進士。
52. 六藝經傳:六藝,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經:六經本文。傳:注解經典的著作。
53. 通習:通曉熟習。
54. 不拘於時:不受時俗所拘束。拘,拘束、限制。
55. 嘉:讚許。
56. 貽:贈送,粤音兒。


【語譯】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需要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哪個人是沒有疑惑的呢?心中有疑惑,卻不跟從老師學習,他的疑惑就始終不能解決了。
年長過我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師;年輕過我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把他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裏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可歎啊!從師學習的風尚已經失傳了一段日子。想要人們沒有疑惑也是很難的啊!古代的聖人,他們的智慧,遠遠地超過一般人,尚且跟從老師學習。現在的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實在太遠了,卻以跟隨老師為恥。所以,博通事理的人就變得更加博通事理,愚昧的人就變得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吧!
喜愛自己的孩子,都會選擇老師教導他們。他們自己(編者案:指士大夫)卻以從師學習為恥,這真是奇怪啊!孩子的老師,教他們讀書學習句子,並不是我所說的給人傳授道理、給人解釋疑惑的老師。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決,有的人會向老師求教,有的卻不向老師學求教。在小的地方懂得學習而遺漏了大的地方,我實在看不出他們明智之處!
巫醫,樂師、工匠,不認為互相學習拜師是羞恥的事。在士大夫這群人中,如果有人稱人家為老師,稱自己為學生,就會有人一起取笑他們。問問嘲笑的原因,他們就說:「他們年齡相差不多,學問修養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會感到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於阿諛奉承。」唉!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可知了。巫醫、樂師、工匠這類人,士大夫是不屑與他們為伍的;但是士大夫的見識反而不及他們。真是奇怪吧!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等人,他們的才智及不上孔子。孔子說:「三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值得我去學習效法的地方。」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勝過弟子。領會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專門研究,(事情)就是這樣罷了。
李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學習過了。他不受時俗所拘束,走來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特別寫了這篇《師說》送贈給他。



(未完,待續)

文:廖sir、二喬工作室(中文教育)編輯部


請到二喬工作室面書讚好此文:

瀏覽二喬新設網頁,可獲取更多語文資訊:

二喬工作室,提供不同類型文字,助你增廣見識,擴闊眼界:
二喬通識閱讀http://2kiu-ls.blogspot.hk/
浪蕩天涯 尋覓桃源(旅遊消閒文字)http://2kiu-workshop-travel.blogs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