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勸學》篇中說: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青,是靛青色顏料;而藍,則是草名,亦稱蓼藍,葉可製作顏料。第二個青字,當作「精」或「菁」用,解作粹美。全句的意思,是指靛青色乃從藍草提取出來,但較藍草的顏色為粹美;這比喻通過後天的學習,就會超越一個人的本性。
古代所指的青色,現在看起來,其實就是藍色。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青花瓷」,實際上都是藍色的(現代的「青」是淺綠色)。原始的青花瓷,始於唐宋,成熟於元明,至清代至高峰。青花瓷用含氧化鈷(Co3O4)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經燃燒後呈藍色,故名「青花」。
製作青花瓷,必須經過以下五個步驟:
- 淘洗胎土:瓷器是用瓷土燒製。天然瓷土含雜質較多,需要淘洗雜質,燒成的瓷器,才會堅緻細膩白潤。
- 製胚:將淘洗好的瓷土,製成各種器形,再晾乾。
- 繪畫:乾燥後,在器物表面,用青花料(氧化鈷Co3O4)繪製圖案。
- 罩釉:把畫好紋飾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層釉水。
- 燒製:將罩釉後的瓷胚,經高溫燒製,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現出美麗的青色(藍色)。
如果青花料外面不罩釉,燒成後瓷器表面的紋飾,會呈現棕色,而不是青色(藍色)的了。
文:郭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