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譯】
(1) 楚國士人申鳴,在家奉養父親,他因為孝順而聞名於楚國。楚王想請他擔任楚相,申鳴推辭不接受,他的父親說:「楚王打算請你擔任宰相,你為何不接受呢?」申鳴回答說:「放棄孝順父親的責任,而擔負忠於君主的重任,這樣做為了甚麼呢?」他的父親說:「(這樣做)可以造福國家,為朝廷確立原則;你可以樂在其中,而我也無所憂慮,所以我想你擔當楚相。」申鳴說:「知道。」於是他便到朝廷去,楚王因而授予他楚相的職位。
(2) 過了三年,白公作亂,殺了楚國的司馬子期,申鳴打算為國家捐軀,他的父親阻止他,說:「丟棄父親而犧牲性命,可以嗎?」申鳴說:「聞說當官的人,身體屬於君主而俸祿則屬於雙親。現在既然已選擇離開父親事奉君主,難道不應該為國捐軀嗎?」於是辭別而去,並用軍隊包圍白公。
(3) 白公對石乞說:「申鳴是天下間公認的勇士;現在他用軍隊包圍我,我應該怎麼辦呢?」石乞說:「申鳴是天下公認的孝子,(假如我們)用軍隊劫持他的父親,申鳴知道這消息後一定會來,(到時)便可和他交涉。」白公說:「非常好!」就去捉拿他的父親,並派軍隊劫持他,告誡申鳴說:「你支持我,我和你平分楚國;你不支持我,你的父親就會沒命。」申鳴流着淚回答說:「起先我的角色是父親的孝子,現在我的角色是君主的忠臣。我聽說過,吃人家的飯,就要有所擔當而犧牲;接受人家的俸祿,就要盡力而效忠。現在我已經不可能做父親的孝子,只能做君主的忠臣,我怎能兩者保全呢?」拿起戰鼓擊打,於是把白公殺死,他的父親也死了。
(4) 楚王賞賜申鳴一百斤金。申鳴說:「吃人主的飯,(假使)躲避君主付託的艱難任務,這不是忠臣;平定國家的亂事,卻令父親被殺,這不是孝子。(忠和和孝)兩者不能並立,行事也不能兩全其美。假使還苟且偷生,還有何面目在天下人面前立足呢?」於是便自殺了。
【原文及注釋】(文字據趙善詒《說苑疏證》卷四「立節」)
(1) 楚有士申鳴者,在家而養其父,孝聞於楚國,王欲授之相,申鳴辭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鳴對曰:「舍1父之孝子而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祿2於國,立義於庭3,汝樂吾無憂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鳴曰:「諾。」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
(2) 居4三年,白公5為亂,殺司馬子期6,申鳴將往死之,父止之曰:「棄父而死,其可乎?」申鳴曰:「聞夫仕者,身歸於君而祿歸於親,今既去父7事君,得無死其難乎?」遂辭而往,因以兵圍之。
(3)白公謂石乞8曰:「申鳴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圍我,吾為之奈何?」石乞曰:「申鳴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鳴聞之必來,因與之語。」白公曰:「善。」則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鳴曰:「子與9吾,吾與子分楚國;子不與吾,子父則死矣。」申鳴流涕而應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聞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祿者畢其能;今吾已不得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10!」援11桴鼓12之,遂殺白公,其父亦死。
(4)王賞之金13百斤,申鳴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難,非忠臣也;定君之國,殺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兩立,行不可兩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於天下。」遂自殺也。
【注釋】
1.
舍:同捨,放棄。
2.
祿:造福。
3.
立義於庭:在朝廷中確立一些原則。庭,朝廷,即現在所說的政府。
4.
居:過了。
5.
白公:楚國公子,名勝,楚平王太子建之子。太子建因受奸臣費無忌誣陷出奔鄭國,其子勝則隨伍子胥到吳國。楚平王卒,惠王即位,召公子勝回國,封勝於白邑,故人稱勝作白公。後白公造反,率兵攻入郢(楚國首都),申鳴等人領兵平亂,公子勝兵敗自殺。
6.
司馬子期:司馬,楚國官職名。子期,楚國公子(人名)。
7.
去父:2021香港中學文憑試考材作「去子事君」,趙善詒《說苑疏證》作「去父事君」,似較合理。
8.
石乞:白公手下。
9.
與:支持、贊同。
10.
吾何得以全身:其意即忠孝兩者只能選其一,不能兩全其美。
11.
援:拿。
12.
桴鼓:戰鼓。這裏作動詞用,撃鼓。古代戰爭,擊鼓表示軍隊進攻。
13.
金:春秋戰國時代的金是黃銅,非黃金。
二喬工作室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