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3日 星期一

DSE古文文選(5):性惡



DSE進益】
下文選自《荀子》「性惡篇」,是荀子思想的重要論述。荀子認為人性有很多與生俱來的缺點,例如貪心、好色、愛名等,只有通過後天教育才能糾正這些缺點,因此後天學習是非常重要。選文和文憑試指定範文《勸學》主張人應該不斷學習(「學不可以已」)的主題可說是相輔相成。

【正文】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1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焉;生而有疾惡2焉,順是,故殘賊3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人之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4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故枸木5必將待檃栝6烝矯7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厲8然後。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9人之情而導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睢10,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錄自王先謙《荀子集釋》
《荀子‧性惡篇第二十三



【注釋】
1.      偽:人為,即經後天的改造。
2.      疾惡:妒忌憎恨。疾,同「嫉」,妒忌。
3.      殘賊:殘忍的行為。
4.      犯分亂理:侵犯規條而傷害義理。
5.      枸木:彎曲的樹木。
6.      檃栝:把彎曲的木變直。
7.      烝矯:用火加熱使之變直。
8.      讋厲:磨利。
9.      擾化:馴化。
10.  恣睢:橫暴放縱。

【語譯】
人性本惡,其後變得善良是人為的。現在人的本性,與生俱來就會好利,順着這本性推演,所以就會產生互不相讓的行為而失去辭讓;與生俱來就有妒忌憎恨的心,順着這本性推演,所以就會產生殘忍的行為而失去忠信;與生俱來就有對聲色的慾望、喜歡聲色犬馬的事,順着這本性推演,所以就會產生過分的行為而失去禮義條理。那麼順從人的本性,順從人的情緒,一定會你爭我奪,變得侵犯規條而傷害義理而聚合成暴亂。所以一定要有可以效法的教化,禮義的誘導,然後才會懂得辭讓,變得有條理而完成長治久安。由此看來,人性本惡是很明顯的,變得善良是人為的。
    所以彎曲的樹木變成直木一定要加熱令它柔軟、矯正然後才變直,鈍的金屬一定要磨然後才鋒利。現在人性本惡,一定要找得老師效法然後才變得純正,懂得禮義才能安定。現在的人沒有老師效法變得偏邪險惡而不純正,沒有禮義就會動亂而不安定。古代的聖賢認為人性本惡,認為偏邪險惡而不純正,動亂而不安定,於是為人建立禮義,制定法度,來端正整飾人的情性使人純正,來馴化人的情性使人善導他們。使大家都安定,合乎正道。現在的人,討教老師去效法,積累學問,實行禮義的就成為君子;放縱性情,甘於橫暴放縱,而違背禮義的就成為小人。由此來看,那麼人性本惡是明顯的,其後變得善良是人為的。

【小練習】(答案見後)
解釋正文中紅色的字詞
(1)

(2)

(3)

(4)

語譯以下句子
(1)
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
(2) 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

試判斷以下陳述
A 正確  B 錯誤  C 無從判斷
(1)   荀子認為順從人的本性,人就會變得善良。
(2)   一個沒有禮義的社會就會動亂不安。

文:二喬工作室(中文教育)編輯部

二喬工作室精心編選的「和你同行」《文言文指定範文練習(附詳盡答案及作答錦囊)已在各大書局發售。集體訂購及查詢詳情,請電:93823726
或到二喬面書:https://www.facebook.com/yikiuworkshop?ref=hl





想知更多二喬資料,請瀏覽以下網址:

二喬工作室面書:

二喬工作室,提供不同類型文字,助你增廣見識,擴闊眼界:
二喬通識閱讀http://2kiu-ls.blogspot.hk/
浪蕩天涯 逍遙天下http://2kiu-workshop-travel.blogspot

【小練習】(答案)
解釋以下字詞
(1)
亡:失去
(2)
順:跟從/順從
(3)
必:一定/必然
(4)
利:鋒利

語譯以下句子
(1) 沒有禮義,則會動亂而不安定。
(2) 來端正整飾人的情性使人純正。

試判斷以下陳述
(1)   B
(2)   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