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淚之璧】
璧與和氏之璧
璧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之璧泛指玉器,狹義的璧是指圓形、扁平、中央有圓孔的玉器。
上古的玉器用於祭祀之用,例如:璧是用來祭天的,琮用來祭地,圭祭祀東方,璋祭祀南方,琥祭祀西方,璜祭祀北方。
和氏璧可說是古代最著名的璧玉。而這塊璧玉有着一個血與淚的故事,《韓非子》記下了這則故事(參見附錄):
楚國人和氏在楚山找到一塊未經雕琢的美玉,捧着它進獻給楚厲王。厲王叫玉石工匠鑑定它。玉石工匠說:「這是石頭。」楚王認為和氏欺騙,命人砍斷他的左腳。到厲王死了,武王即位,和氏又捧着未經雕琢的玉石進獻給武王,武王叫玉石工匠鑑定,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和氏欺騙,又命人砍斷他的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和氏抱着未經雕琢的玉石在楚山之下痛哭,痛哭了三天三夜,淚水枯乾了繼而流出血來。楚王聽到有關事情,叫人問他痛哭的原因,說:「天下間被砍斷腳的人非常多,你為甚麼哭得這樣悲傷呢?」和氏說:「我不是為砍掉腳而悲傷,我悲的是本來是寶玉而看成石頭,忠良的人被看成騙徒,這是我悲痛的緣故啊!」楚王於是派人剖開未經雕琢的石頭,後來成為精美的寶玉,就命名為「和氏之璧」。
到了戰國時代,這塊璧玉被各國視為稀世的珍寶;戰國中後期,趙國得到和氏璧,結果引起一場外交風波,秦王想得到這塊寶璧,曾提出以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趙國派使臣藺相如到秦國送璧取城,結果他發現秦王根本無意以十五座城池作抵償,於是他暗地裏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詳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以後和氏璧的去向不明,較多人流傳的說法是秦始皇命人把和氏璧刻成傳國玉壐,另一說法是和氏璧埋於秦始皇的陵墓中。
附錄:《韓非子‧和氏第十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未完,待續)
文:廖sir、二喬工作室(中文教育)編輯部
請到二喬工作室面書讚好此文:
瀏覽二喬新設網頁,可獲取更多語文資訊:
二喬工作室,提供不同類型文字,助你增廣見識,擴闊眼界:
浪蕩天涯 尋覓桃源(旅遊消閒文字)http://2kiu-workshop-travel.blogspo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