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文言指定篇章串講 : 魚我所欲也(5)


《魚我所欲也》(5)
    「捨生取義」的思想建基於孟子的性善說,而《論四端》是孟子性善說的基礎所在,重溫《論四端》一文,當有助同學加深了解「捨生取義」的精神。
    不少同學在初中時都會讀過《論四端》一文,但隨歲月流逝,想不少同學已忘記箇中的內容,本工作室把《論四端》原文及語譯附於下文供大家參考。

附錄:論四端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錄自《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三公孫丑章句上》

附錄【語譯】
  孟子說:「每人都有同情別人的心,先王有同情別人的心,才有關懷人民的施政。憑着同情別人的心,施行關懷別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如把物件在掌上運轉一樣(輕而易舉)
    所以說每人都有同情別人的心,(道理在於)現在有人忽然見到一個小孩子快要跌進井裏去,都會有驚懼同情之心,並非想和小孩子的父母結交,並非想獲取鄉里朋友的稱讚,並非厭惡名聲受損。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不是人啊;沒有羞恥心,不是人啊;沒有謙讓心,不是人啊;沒有判別是非心,不是人啊。同情心,仁的發端;羞恥心,義的發端;謙讓心,禮的發端;判別是非心,智的發端。人有這四種發端,就像人有四肢一樣。有這四發端而自己認為不行的人,是自我傷害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是傷害他的君主的人。

具有這四種發端的人,懂得把它擴充起來,就像剛燃燒的火,剛流出的泉水。假使能夠擴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使不能擴充,不足以供養父母。


(《魚我所欲也》系列完)

文:廖sir、二喬工作室(中文教育)編輯部

請到二喬工作室面書讚好此文:

瀏覽二喬新設網頁,可獲取更多語文資訊:

二喬工作室,提供不同類型文字,助你增廣見識,擴闊眼界:
二喬通識閱讀http://2kiu-ls.blogspot.hk/
浪蕩天涯 尋覓桃源(旅遊消閒文字)http://2kiu-workshop-travel.blogspo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