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保三策略:不需個人風格

    未談是次主題前:想和大家分享吾師在2012年的一段話:「事實上,考試的成功與否,除了自身的實力,更要充分掌握考試的技巧。讀書與考試,原來是兩回事。為了證明這個講法,說兩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
    明憲宗成化年間,有『江南四大才子』之稱的唐伯虎,29歲參加應天府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以唐伯虎的學問,人人都以為『進士』科名,已是他囊中之物。會試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試題非常冷僻,曳白者眾;而唐伯虎的考卷,文辭優雅,深得程敏政讚賞。於是就蜚語滿城,盛傳賄賂。弊案成立,再由李東陽主持複卷。結果唐伯虎落選了,還打了五十大板,了結此案。現在不是討論科場弊案;而是說評卷準則。同一份的考卷,在不同的評卷者手中,是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這與平時的努力無關吧!所以,知道評卷者的評卷準則,是考試成功的重要因素。
    稍後在明世宗嘉靖年間,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大才子』的徐文長,考試際遇,更為悲慘。徐文長6歲讀《大學》,日誦千言,過目不忘;9歲能文,有『神童』之譽。語文能力,不用懷疑了。20歲就考到了『秀才』。但是往後的二十年,一直考到41歲,考了八次『鄉試』,這位有『越中才子』之稱的徐文長,始終沒有考中。是能力不足嗎?是不努力學習嗎?通通都不是。原來是因為他的考卷『不合規寸,擯斥於時』。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考卷太多個人風格,不合乎當局的評卷要求。所以,了解擬題者的答題要求,更是考試成功的重要因素。」(見《中國語文摘星攻略》序言)
    其中「考卷太多個人風格,不合乎當局的評卷要求」令筆者印象最深,這句話豈止適用於昔日的科舉,放諸今日的文憑試也非常切當。特別是作文卷和綜合卷,如果各位有參考考評局每年出版的試題,都會發覺當局會長篇大論解題和指出寫作要求,這些就是有關當局對考生的要求。超出要求會怎樣?縱使你寫的文章妙筆生花,內容創意十足,也必會落得如唐伯虎與徐文長的下場!
    了解出卷者的命題立意是至關重要的事,考試不是自由發揮的時候。別以為綜合和寫作卷是考創作,綜合卷實在是要求大家答一條極長的題目,考生要照足擬題者的要求,不是真的叫你寫一篇文章;寫作卷也不是叫你創作,而是考你如何拆解題目的謎語,然後寫一篇合乎當局要求的文章。明乎此,你的考卷就不會出錯,也不會偏離有關方面的要求!
    如何能透徹理解出卷者的要求,關於卷二(寫作卷),筆者建議各位同學熟讀考評局的試題中關於題解及寫作要求部分,以及參閱考生表現的分析,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遇到相類題型自可迎刃而解;卷三(綜合卷)除參考評分部分外,也參考當年的考生表現,看看有沒有值得借鏡的地方。考評局「試題專輯」不只提供試題和答案,當中有很多寶藏,大家要好好利用!
    最後緊記一句話:想在公開試考取好成績,是不需要個人風格的!

文:廖sir


請到二喬工作室面書讚好此文:
https://www.facebook.com/yikiuworkshop/

瀏覽二喬新設網頁,可獲取更多語文資訊:
http://2kiuworkshop.wixsite.com/home

二喬工作室,提供不同類型文字,助你增廣見識,擴闊眼界:
二喬通識閱讀http://2kiu-ls.blogspot.hk/
浪蕩天涯 尋覓桃源(旅遊消閒文字)http://2kiu-workshop-travel.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