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諷今】
統治者對借古諷今文學作品的態度
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宋和遼簽訂澶淵之盟,兩國達成停戰協議,宋朝每年向遼輸歲幣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兩國同意以後互不侵犯。從此以後,宋朝和外族和平並存已成為北宋朝廷的基本國策。其後宋又和另一外族西夏簽訂相類的盟約。蘇洵的《六國論》借秦滅六國的歷史,諷刺統治者對外族採取妥協的政策,公然和朝廷大唱反調,大家不禁會問,當時的統治者容得下和國策相反的意見嗎?
未解答此問題前,大家先要了解中國文學「諷諭」的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向有「諷諭」的傳統,所謂「諷諭」是指諷諫告諭,即不直接說明,用婉轉的言詞向統治者告知和作出勸諫。早在西周時代,人們就利用詩歌諷諭當權者。到了兩漢、南北朝及唐代,利用詩歌、賦、文章等文學體裁來表達對政治看法的風氣盛行,特別是唐代,不少詩人以漢代唐,借古以諷今。例如杜甫名篇《兵車行》寫道:「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表面上寫漢武帝開疆拓土,實質是諷刺唐玄宗窮兵黷武。又如白君易的《長恨歌》,開首便說「漢皇重色思傾國」,雖然用上漢皇,但很明顯是說唐玄宗和楊貴妃,以古喻今,主題昭然若揭。至於柳宗元則喜用寓言故事諷刺時政,如《捕蛇者說》一文,諷刺當權者縱容小吏濫收賦稅,並暗指朝廷實行「苛政」。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等人都沒有因為諷諭當權者而惹禍,從中可見執政者的器量。
到了宋代,君主的心胸都很廣闊,雖然未必會採納不同的意見,但對提出意見者並不會作出甚麼懲處。宋代的諷諭作品不及唐代多,但文人如蘇洵之類,以古喻今,也不會惹上麻煩。大抵上唐宋君主都能恪守「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傳統。正因如此,我們今天仍能讀到唐宋時代很多以古諷今的優秀作品。因此《六國論》的觀點雖然和國策不符,蘇洵也不會因此惹禍。
明代以後,文網漸緊,統治者容不下批評,連用曲筆諷刺的作品也屢受打壓。明太祖、清初的幾位君主都曾興文字獄;至於近代因言惹禍的事例更是俯拾皆是。今不如古,實在令人慨嘆!
(未完,待續)
文:廖sir、二喬工作室(中文教育)編輯部
瀏覽二喬新設網頁,可獲取更多語文資訊:
二喬工作室,提供不同類型文字,助你增廣見識,擴闊眼界:
浪蕩天涯 尋覓桃源(旅遊消閒文字)http://2kiu-workshop-travel.blogspo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