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楊利成老師文選(8) - 「文憑試精讀 達理指定文言範文」跋

 【前言】

不經不覺,楊利成老師離開大家已有二年多。楊老師擔任「二喬工作室」顧問多年,他不像某些機構的掛名顧問,而是身體力行,對我們多所提點,匡正謬誤,閒來亦為我們撰寫篇章以饗後學。可惜二喬編輯部往往以太深奧不合中學生閱讀為由,每把文章束之高閣。

良師遠去,方知我們當初的決定甚為不當,如今我們重新整理楊老師的文字以供大眾瀏覽,希望能對後學有所裨益。從文章中可見老師治學之嚴,下筆之縝密。

楊老師的教誨與點撥,吾等永誌不忘。最後,謹以此系列的文章永懷老師的大德。

「文憑試精讀 達理指定文言範文」跋

子夏嘗問,如之何可以為民之父母,夫子教之以五至三無。五至者,志之所至,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哀亦至焉。是以哀樂相生,原出禮樂;禮樂之教,肇自情志。情志者,人性之大本,教育之根源。學者為學,乃學做人。人格既立,始可為政,可以化人。而其始也,必先志道求學。禮記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然後能致五至,然後能天下治。詩云:弛其文德,協此四國。王道之化,目視之而不見,耳聽之而不聞,志氣塞乎天地之間,是謂三無之行。三無者,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之喪。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之意也。

徵諸教育,求之本書,亦有三無。無標榜。讀書明理,自知愛己愛人,愛人如己;所謂高尚情操,呼囂口號,大言欺人而已。無剿說。時下諸書,或取諸網上資源,或剿竊大陸教本,百犬吠聲,調亂無簧。無盲從。蓋學者無識,是非不分,譬如矮子看戲,何曾見得,只管隨人,短長任說。是書能藥學者廢疾。或曰:科舉之書,可傳耶?朱子集注四書,何嘗不是五百年科舉之書。隨珠荊璧,精光內斂,萬世不掩。意內言外,得魚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剩祿功名, 得意而忘者矣。能讀此書者,能知書中意,必傳矣,不朽矣,願附驥尾。楊利成跋。庚子臘月(編案:2020年12月)

案:原文見於「文憑試精讀 達理指定文言範文」(藍出版,2021年),原編題為「後記」,今依老師原文更題為「跋」。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楊利成老師文選(7) - 四鰓鱸魚與「蓴鱸之思」

 【前言】

不經不覺,楊利成老師離開大家已有二年多。楊老師擔任「二喬工作室」顧問多年,他不像某些機構的掛名顧問,而是身體力行,對我們多所提點,匡正謬誤,閒來亦為我們撰寫篇章以饗後學。可惜二喬編輯部往往以太深奧不合中學生閱讀為由,每把文章束之高閣。

良師遠去,方知我們當初的決定甚為不當,如今我們重新整理楊老師的文字以供大眾瀏覽,希望能對後學有所裨益。從文章中可見老師治學之嚴,下筆之縝密。

楊老師的教誨與點撥,吾等永誌不忘。最後,謹以此系列的文章永懷老師的大德。


古人誤以為四鰓的松江鱸魚

四鰓鱸魚

松江鱸魚,舊籍以松江北門秀野橋下之鱸魚為最佳,餘皆不及,是以名傳。秀野橋下鱸魚之所以珍貴,原因有二:一為肉嫩味鮮,一為四鰓,是魚中極品。

  關於鱸魚的記載,最有名的是《後漢書.左慈傳》的故事:

(左慈)嘗在司空曹操坐,操從容顧眾賓曰:「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吳

松江鱸魚耳。」放(左慈字元放)於下坐應曰:「此可得也。」因求銅盤貯水,

以竹竿餌釣於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操大拊掌笑,會者皆驚。操曰:「一魚

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餌鉤沈之,須臾復引出,皆長三尺餘,生鮮可

愛。

即是後來《三國演義》記異人左慈,當著曹操面前,在許昌魏王宮池內,釣出鮮活的松江四鰓鱸魚,即席烹煮的故事來源。踵事增華,成為四鰓鱸魚而已。

  松江鱸魚,長不過尺,重不過斤。所謂「四鰓」,其實不然;實與常魚無異,祇具二鰓。由於在二鰓的鰓孔前,各有一呈鰓狀的凹陷,與鰓孔之形狀相似,乍看極似真鰓,歷來說為「四鰓」,以此傳奇。

  松江鱸魚的烹調方法,亦頗特異。為保持鮮美,不以刀割腹,祇用竹筷,從魚口插進魚腹,取出內臟,洗淨後放回腹中。投入湯中烹煮,久煮不老,保持鮮美。

蓴鱸之思

  與鱸魚有關的一個成語,叫「蓴(音純)鱸之思」,表示厭倦羈旅,懷念故鄉的意思。故事與張翰有關,見《晉書.張翰傳》及劉義慶《世說新語》。張翰字季鷹,吳郡人(即今江蘇)。永寧元年(301),齊王冏辟為大司馬東曹掾,官洛陽(即今河南)。翌年,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意思是說,人生在世,最重要是稱心愜意;何必為求取名位官爵,而離鄉別井,羈留在幾千里外的地方做官呢!於是就辭官而返歸故鄉。

  張翰是江蘇人,懷念家鄉,時刻都想著家鄉的美食:蓴菜羹、鱸魚膾。所以,蓴鱸之思」,就是懷念故鄉的意思。後世亦傳張翰有《思吳江歌》,曰:「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都是借秋風鱸魚,表達對家鄉的思念。

案:文章標題為二喬工作室所加。文字由本工作室編輯,如有錯漏責任在本工作室。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楊利成老師文選(6) - 范仲淹《江上漁者》賞析

 【前言】

不經不覺,楊利成老師離開大家已有二年多。楊老師擔任「二喬工作室」顧問多年,他不像某些機構的掛名顧問,而是身體力行,對我們多所提點,匡正謬誤,閒來亦為我們撰寫篇章以饗後學。可惜二喬編輯部往往以太深奧不合中學生閱讀為由,每把文章束之高閣。

良師遠去,方知我們當初的決定甚為不當,如今我們重新整理楊老師的文字以供大眾瀏覽,希望能對後學有所裨益。從文章中可見老師治學之嚴,下筆之縝密。

楊老師的教誨與點撥,吾等永誌不忘。最後,謹以此系列的文章永懷老師的大德。


  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1美。
君看2一葉3舟,出沒風波裏。

松江鱸魚

【註釋】

1. 鱸魚:產自松江。舊籍「松江」,實為「淞江」 之沿用,即吳淞江。源出太湖,東注入海,盛產鱸魚。鱸頭及體前部寬且平扁,向後漸細而側扁。頭平大,口寬大,鰓孔寬大,前鰓蓋骨後緣游離突起似一鰓孔,故又稱「四鰓鱸」。松江鱸魚與黃河鯉魚、興凱湖白魚、松花江鮭魚,合稱為我國四大名魚。清朝乾隆皇帝御賜為「江南第一名魚」。但,祇也。

2. 看:平讀,音刊(hɔn¹)。此句應讀為「平平仄仄平」,方可合律。

3. 一葉:形容小舟之細,如同一片樹葉在水中飄浮。亦有:一葦、一芥等描述。


【意譯】

            松江邊上,游人熙攘。食肆酒家,饈饌堆盤。大家最賞譽的,還是松江鱸魚的鮮美。在興高采烈、杯盤狼藉的時候,大家有沒有想到:膾盤上的鮮美,正是漁人冒著雨打風吹,抵著無情波浪,辛辛苦苦地網釣得來的啊!

  

【賞析

  悲憫與同情,是存在心中,見諸行事;而非掛在口邊,誇示標榜。前人說話行事,蘊藉含蓄,而民胞物與之心,不能自已之情,隨時可見。文學教育之功用,在潛移默化,變化氣質;如水著鹽,如人飲水,自得於無形,變化於無跡之中。叫囂呼號,祇是口號宣傳,不能感動人心的。

工作有勞心勞力之分,並無優劣高下之別。孟子有言,有勞心者、有勞力者。勞心者心力付出,披肝瀝膽。諸葛亮治國,就有「鞠躬盡瘁」的苦心。勞力者體力付出,辛勤疲勞。陶淵明耕作,亦有「四體誠乃疲」的感謂。社會結構,各司其職,本是如此。祇是勞心者居上,勞力者處下;勞心者難見,勞力者易知;是歷來讀書人,對勞力者都寄予悲憫與同情。所悲憫者,祿仕者不勞而獲,勞力者辛勞工作。所同情者,是勞力付出的多,而收入卻少。這是悲天憫人之心,愛人如己之意;對於能自食其力,則有無限尊敬;絕無鄙視之心、賤視之意。人人能互相關懷愛護,風俗自然變得淳厚。所謂文學教育,精神就在這裏。古人名篇,立意都是如此。不造作、不矯情,而能感動人心。舉李紳〈憫農〉一詩,可知異曲同工。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至於勞力之務,本在勞動;既不用哀矜,亦無須過譽。言過其實,必流於虛假矯飾的了。試讀魯迅〈一件小事〉一文(編案:楊老師原文附有「一件小事」全文,現略去。各位如有興趣閱讀魯迅全文,煩請上網自行查找。),看看有何感想?


案:文章標題為二喬工作室所加。文字由本工作室編輯,如有錯漏責任在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