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楊利成老師文選(3) - 七夕,乞巧節的來源與民間風俗

 【前言】

不經不覺,楊利成老師離開大家已有二年多。楊老師擔任「二喬工作室」顧問多年,他不像某些機構的掛名顧問,而是身體力行,對我們多所提點,匡正謬誤,閒來亦為我們撰寫篇章以饗後學。可惜二喬編輯部往往以太深奧不合中學生閱讀為由,每把文章束之高閣。

良師遠去,方知我們當初的決定甚為不當,如今我們重新整理楊老師的文字以供大眾瀏覽,希望能對後學有所裨益。從文章中可見老師治學之嚴,下筆之縝密。

楊老師的教誨與點撥,吾等永誌不忘。最後,謹以此系列的文章永懷老師的大德。


七夕,乞巧節的來源與民間風俗


七夕,一個現已淡忘的傳統節日。遠在先秦時代,已有織女星與牽牛星的描述。《詩經.小雅.大》:「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睨彼牽牛,不以服箱。」說織女一夜七移,祇有西向而無來回;不像織布機的梭子,一來一往,就織出文采交錯的布帛。至於牽牛,卻不能負重拉車。將天上的星星,作擬人的聯想。到了漢代,〈古詩十九首〉更作人性化的想像,不是說星,而是寫人了:「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出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眽眽不得語。」但是,仍然未形成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的神話。直至東漢末,故事才逐漸形成:「牛女為夫婦,七月七日得一會同也。」(唐朝,李善《文選註》引魏,曹植《九詠注》)又豐富了鵲橋環節:「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唐朝,韓鄂《歲華紀麗》引東漢,應劭《風俗通》)。六朝以後,成為家傳戶誦的故事;再發展為社會的風俗了。

由七夕的傳說,發展至乞巧的風俗:女子在七月初七晚上,向織女七姐獻祭,並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祈求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就是「乞巧」的來源。這個風俗,可探源自梁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喜,通「蟢」字。蟢子,即蜘蛛。)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此後,各地都有不同的七夕乞巧風俗了。現在約略說說廣州的風俗:

直至半個世紀前,廣州西關一帶仍然盛行「拜七姐」;香港二三十年前,也極盛行。婦女會先在六月份,將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裡發芽。七夕之夜,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陳設各式花果製品及女紅(紅,音工。即「工」字。)巧物,大顯巧藝。此外,少女還要盡情梳妝打扮,以此來寄托「嫁個如意郎君」的美好願望。清朝詩人汪侖〈羊城七夕竹枝詞〉:「繡闥瑤扉取次開,花為屏障玉為臺。青溪小女藍橋妹,有約會宵乞巧來。」就是描寫這個情景了。

 案:文字由本工作室編輯,如有錯漏責任在本工作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