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龐大的唐帝國瞬間土崩瓦解,唐玄宗避駕入蜀(今四川省),詩人杜甫隨後亦入蜀,依靠好友劍南節度使嚴武。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郭子儀引回紇兵收復洛陽,安史亂平。雖然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唐帝國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先是安史的降軍在地方割據,不受中央節制;另外西邊的外族吐蕃乘唐室平亂之際,攻佔河西、隴右一大片土地,並曾佔據長安,代宗曾被迫出走陝州。
《登樓》一詩寫於廣德二年(764年),居於四川成都的杜甫在春暖花開的日子登上高樓,但春日的景色並沒有令詩人感到歡慰,反而觸動憂時傷國之思。
【作者】
國家不幸詩家幸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晚號少陵野老,又號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原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後遷到鞏縣(今河南鞏縣)。杜甫的遠祖為西晉名將及學者杜預,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對杜甫有很大影響。父杜閑,曾擔當小官。杜甫自小好學,七歲能詩,十四五歲和洛陽文人交往,在文藝界已薄有名氣。二十多歲漫遊南北,觀察了各地山川及人民風俗。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到長安應試,本想藉科舉及第一展抱負,可惜不幸落第而回。天寶三載(741年),李白和杜甫相遇於長安,二人相約到梁宋一帶遨遊,並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這亦是他們唯一一次相聚。天寶五載(743年),杜甫重回長安,此後在長安居住了十多年,曾擔當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官職。唐玄宗時代號稱盛世,但天寶年間衰敗之象畢現,杜甫以其敏銳的目光,觀察到當時社會危機處處,他以其健筆寫下一些傳誦一時的詩作,名篇如《兵車行》、《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等均是這時期的作品。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唐朝廷因為承平日久,軍隊迅速潰敗;第二年,東都洛陽和首都長安先後被叛軍攻陷,唐玄宗逃入四川。杜甫本欲到靈武跟隨新即位的唐肅宗(玄宗太子),惟中途為亂軍所俘,杜甫在長安過了八個月的俘虜生活,後逃到四川依附好友劍南節度使嚴武。嚴武禮待杜甫,並表薦他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遂稱杜甫為「杜工部」。杜甫旅居四川三年,這段時期他過着較安定生活,可惜好景不常,嚴武病死,杜甫失去依靠,晚年在夔州、荊州、衡州(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一帶飄泊。後坐船經洞庭湖至漢陽,病死於舟中,年五十九。
賦到滄桑句便工
杜甫一生經歷唐朝由盛轉衰的巨變,他親歷烽煙四起,百姓流離的慘況;杜甫一生懷才不遇,晚年更潦倒無依,對詩人來說這些經歷都是悲慘的,但這些經歷卻成為詩人創作的極佳題材!杜甫以其敏銳的目光,超凡的寫作技巧,加上悲天憫人的性格,在混亂的時局下寫下一篇又一篇傳誦千古的詩歌,後世譽之為「詩聖」;也因為不少杜詩記錄了唐朝安史之亂前後的社會現象,世亦稱「詩史」。他與同時代的李白齊名,人稱「李杜」。
杜詩的藝術成就極高,他的詩兼備古今眾體,集各家大成,不論章法結構,語言句式,修辭用韻等均有超卓成就,對後世詩歌發展影響極其深遠。
【諸葛大名垂宇宙】
杜甫與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代蜀漢丞相(其生平詳見《出師表》一文)。雖然諸葛亮未能完成恢復漢室的大業,但其才氣及忠誠均為後世文人所稱頌,其中唐代大詩人杜甫,他為世人留下不少歌頌諸葛孔明的詩篇。
杜甫有很多稱頌諸葛亮的詩,而這些和諸葛孔明有關的詩,其內容可歸納為幾方面,其一是慨嘆諸葛亮縱有曠世奇才,但可惜未竟全功。《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是最為世人熟知讚頌諸葛亮的兩句詩,詩人為這位三國時代的英雄未能完成功業而慨嘆。《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既讚賞諸葛亮的功業,復對他不能勸阻劉備伐吳而深感不值。《詠懷古迹》之五:「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高度讚揚諸葛亮的才智及鞠躬盡瘁的精神,並對他不能完成興漢大業而深深嘆息,這首詩可說是杜甫對諸葛亮的總評。
其二是對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關係的傾慕。《古柏行》:「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讚頌劉備得諸葛亮,君臣之間如魚得水。《諸葛廟》:「君臣當共濟,賢聖亦同時。翊戴歸先主,併吞更出師。」讚頌君臣之間和衷共濟,諸葛亮把功勞歸於先主,一生為蜀漢竭忠盡智,為了蜀地不被曹魏吞併而六出祁山。
其三,亦是最重要的,杜甫借諸葛亮的遭遇自況。諸葛亮雖然未能完成復漢大業,但深得劉備父子重用,可以一展才華,可是生於亂世的杜甫,欲報效國家卻無門路,「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古柏行》),世上又有多少人如諸葛亮般幸運,反而是「材大難用」者眾,不正正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嗎?《登樓》:「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後主這樣的昏君仍有人為他立廟,不就是諸葛亮之功嗎?百姓對諸葛亮的敬重,愛屋及烏,對後主亦多了份同情,可是現實中的杜甫,只能唱吟《梁甫吟》,充滿了顧影自憐的慨嘆。由此可知,大家對傳誦千古的名句「長使英雄淚滿襟」應有更深入的了解,詩句既包含了對諸葛亮這位英雄未成大業的慨嘆,亦流露出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自嘆!
(未完,待續)
文:廖sir、二喬工作室(中文教育)編輯部
請到二喬工作室面書讚好此文:
瀏覽二喬新設網頁,可獲取更多語文資訊:
二喬工作室,提供不同類型文字,助你增廣見識,擴闊眼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